36氪独家 | 「易迈医疗」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,加

来源:微电子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3-0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近日,医疗数字化产品平台「易迈医疗」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,由尚元资本领投,中信创投跟投; 团队跟投约1000万元。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完善骨科全系列产品线、市场销售推广等。

近日,医疗数字化产品平台「易迈医疗」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,由尚元资本领投,中信创投跟投;团队跟投约1000万元。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完善骨科全系列产品线、市场销售推广等。另据36氪了解,公司新一轮融资即将启动。

易迈医疗成立于2014年,由清华大学教授王志华博士(IEEE Fellow,曾连续16年担任清华微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)发起创建;董事长张岳、CEO朱斌杰皆毕业于清华大学,高管团队在半导体、传感器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;医学专家林万鋆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,曾担任国际CRO公司PPD.Inc.医学事务部总监。

当前,易迈医疗瞄准临床数字化需求,已形成两个产品开发平台:数字化骨科产品平台和数字化监护产品平台。其中,数字化骨科产品平台研发出:膝关节置换辅助测量系统、髋关节辅助测量系统、膝关节置换智能截骨导航和髋关节产品智能截骨导航产品。“膝关节置换辅助测量系统”预计2022年上半年获批NMPA医疗器械三类证。

数字化监护产品平台已经开发出连续听诊记录仪(胃肠道功能监护)、呼吸音/心音监护系统(肺部疾病、心脏系统疾病连续听诊),无线床旁多参数监护系统(包括六项常规床旁监护指标)等。 基于在数据处理、传感器等领域的技术,结合两个产品平台,易迈将持续开发出更多满足临床需求的数字化产品,拓展市场空间。

让关节置换手术的工具更“聪明”

据《中华骨科杂志》数据,2019年中国人工髋、膝关节置换手术已超过90万例;且自然增长速度约20%。2021年国家医保局组织人工髋、膝关节假体带量采购,耗材价格大幅下降后,也将释放一部分关节手术需求。

据朱斌杰介绍,易迈基于几千例手术数据,开发了术前手术规划、术中数字化导航装置、术后康复训练的骨科关节置换全产品线。通过融合“智能医用传感器+大数据+AI ”交叉学科技术,创新性地量化临床医生诊断经验,通过系列数字化产品促进精准医疗。

“现在术前的数字化检查手段很丰富,像基于CT的三维重建等,所以我们在术前能够比较完善地模拟假体植入情况,规划最优的手术方案;术中,则通过数字化的测量装置和耗材,帮助医生实现规划好的最优解。

全膝关节置换术中,截骨、软组织平衡测量是两个重要步骤,之前主要是医生通过经验和手感进行判断。针对术中这关键两步,易迈开发了两款一次性、可抛弃的数字化产品:智能截骨标定工具、软组织平衡测量电子试模,朱斌杰总结开发思路是“让工具变得更聪明”。

易迈部分骨科产品示意图

易迈的两个骨科产品中用到了多种传感器技术。“膝、髋关节产品中,我们用到的传感器类型也不同,除了压力传感外,像做辅助截骨会涉及姿态传感器,因此易迈建立了一个更复杂的基于姿态传感器的自校准系统。另外,像易迈髋关节产品线中的智能球头,一个球头中包含了四种不同的传感器,简单理解就是这一手术步骤的目的是什么,就把所需的、对应类型的传感器运用起来。”

在常规的关节置换手术中,医生通常要用到两套非常复杂的机械工具,辅助测量和标定,比如力线标定、截骨导板打入、截骨平面锁定等。“膝关节截骨时,精度通常要求在1°以内,术中仅靠传统工具、目测去操作的话,截骨手术的效果分布可能就会很离散,”朱斌杰告诉36氪,“不管是易迈的智能截骨传感器工具,还是当下很热门的关节手术机器人,都是为了让截骨更精准。”

如果术前手术规划已经充分精准,为何术中还需要电子试模等产品再进行方案测试?朱斌杰表示,因为术前CT影像和平片数据不能显现患者关节的全部真实状态,特别是一些软组织不显影,只有术中解剖后才能做软组织的平衡。

软组织平衡对于膝关节置换格外重要,“如果软组织平衡做得好,一方面术后康复期,患者疼痛时间会缩短;另一方面关节性能会更优,规避像术后不能盘腿、屈膝度数不足120°等情况。”据了解,美国医用传感器公司Orthor Sensor也开发了类似的软组织平衡数字化测量产品,术后三年随访数据显示,患者满意度比手术机器人高出数个百分点。

用于术后康复的数字化监护系统

近年,在国内,加速康复外科(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,ERAS)在临床上被广泛提及。简单理解,就是通过综合的治疗方式,帮助患者在手术后能够“早进食、早下地、早出院”;为患者和医保节省住院费用,且能提高病房周转效率,令医院可收治更多患者。

文章来源:《微电子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wdzx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302/594.html



上一篇:“双非”女博士任教西工大,才貌双全还气质佳
下一篇:未来意识化智能机器人,将何时从未来世界走入

微电子学投稿 | 微电子学编辑部| 微电子学版面费 | 微电子学论文发表 | 微电子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微电子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